2025年的豪华车市场正上演着残酷的冰火两重天。一面是保时捷、宝马等在华销量同比暴跌,经销商库存积压,不得不以“骨折价”换取销量;另一面却是雷克萨斯以8.5万辆的半年销量,成为唯一正增长的进口豪华品牌。
当BBA(奔驰、宝马、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纷纷陷入负增长泥潭,雷克萨斯却凭借60.51%的三年保值率、J.D.Power新车质量榜首的可靠性和上海超级工厂的本土化战略,在行业寒冬中开辟出一条独特的增长路径。
寒冬之上,定力之下
如今的豪华车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价值重构。2025年上半年,以BBA为代表的一线豪华品牌销量集体负增长,保时捷更是以28%的同比暴跌成为全球主要市场中下滑幅度最大的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豪华品牌不得不采取激进的降价策略,导致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崩塌。
而价格崩塌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经销商的生存危机。今年上半年,有关豪华车品牌经销商跑路、关店的事件时有发生,由此产生的消费纠纷投诉不断,曾经风光无限的豪华车走下了神坛。
市场专家指出,中国消费者在购买豪车时更加注重驾驶体验和智能化配置,而不仅仅是品牌效应。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一些传统豪华品牌的竞争力有所下降。
但是,作为今年上半年市场的“异类”,雷克萨斯却用自己的“定力”交出了一份不同的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销量超过8.5万辆,同比增长显著,成为唯一实现正增长的进口豪华品牌。这一成绩的背后,是雷克萨斯对产品价值、品质可靠性和用户体验的长期坚守。
当终端市场价格战正酣,雷克萨斯却选择价值高地。这种价值坚守不是保守主义,而是对汽车消费本质的深刻洞察。在雷克萨斯看来,当激情褪去,当智能汽车用冷冰冰的科技让出行更便捷,唯有直抵人心的温暖才能历久弥新,成为永恒。
一直以来,“有温度的豪华”是雷克萨斯区别于其他豪华品牌的核心哲学。在全新一代ES上,雷克萨斯将一贯引以为傲的静谧性与舒适性再次升华,从中国用户的审美、需求、驾乘体验出发打造产品。这种用户价值导向还延伸至服务领域——雷克萨斯近期推出了官方易手车直营业务,联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建立“双认证”标准,打造高品质、可信赖的二手车交易体系。
从“适应中国”到“中国定义”
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不仅源于产品品质,更在于其深度本土化战略,从“日本原生,定义全球”到“中国需求,定义产品”的转变,标志着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进入全新阶段。
一方面,决策权实现了本土化突破。2025年初,丰田中国进行了重要管理层调整——董长征担任副董事长,李晖出任总经理。这也是丰田入华以来,首次由中国人担任高层管理职位。这一变革打破了传统跨国车企的管理模式,使中国团队在产品定义、市场策略和用户运营方面拥有更大决策权。高层本土化让雷克萨斯能够更敏锐地捕捉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并以更快速度响应市场动态。
第二,喊了多年的国产化终于落地。2025年2月,丰田宣布与上海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在金山区独资设立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公司。6月投资总额达142.4亿元的雷克萨斯上海超级工厂正式破土动工,预计2027年投产,初期年产能10万辆。该工厂不仅是雷克萨斯迄今在华最大单笔投资,也是继特斯拉之后上海第二家外资独资新能源汽车工厂。
第三,产品定义中国化。今年上海车展上,全新一代ES全球首发。与以往“日本原生,定义全球”的路子不同,这是雷克萨斯从中国用户的审美、需求、驾乘体验去打造的。而对着新工厂的建立,雷克萨斯还计划在上海工厂研发并制造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纯电动车型,实现“将中国客户的期待以中国速度反映到产品中”的目标。这种产品定义权的转移,标志着雷克萨斯本土化战略进入了最核心的阶段。
结语:雷克萨斯的成功印证了一个核心趋势:当技术普惠让性能参数日益趋同,可靠性、保值率与用户体验将成为豪华的新定义。在丰田“立全球 更中国”战略下,雷克萨斯上海超级工厂的142亿投资不仅是产能布局,更是价值投资——它将检验“中国定义”的豪华能否在电动化时代延续进口时代的品质传奇。